小一入學適應

幼小銜接

承接學前期的學習環境,讓小一學生易於融入正規的小學生活,本校以一系列的安排配合學生適應小一新生活。

 

  1. 於7月安排小一預備班,安排英文、普通話及數學科學習活動,讓學生了解小學上課模式。
  2. 於8月下旬安排小一新生輔導日,讓學生了解小學生活,並進行常規訓練。
  3. 家校合作:

3.1於8月下旬及開學後安排小一家長講座,加深家長了解學加深家長了解學校的情況;
3.2 試後設家長日,讓班主任能與家長溝通,分析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成長的問題;
3.3 試後派發學生學習能力分析通告,讓家長了解子女在該次考試中的主要問題;
3.4 班主任於假期期間利用「陽光電話」與家長溝通;
3.5 每月均安排「家長茶聚----鬆一鬆俱樂部」,建立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渠道;
3.6 家長教師會舉行講座及旅行,促進家校夥伴關係。

 

  1. 課程配合:

4.1 以「迎新月」為第一個學習主題,各科只教授常規訓練及基礎課程,如中文科教授「寫字基本法」, 以教授執筆之正確姿勢;

4.2 以學生為中心,多以「合作學習」模式及高層次的提問方式,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及共通能力;
4.3 參與教育局英語閱讀計劃(Space Town),以外籍老師與本校老師協作教學,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;
4.4 加強普通話教學,部份班別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;另外,小一至小二均於每星期安排三教節教授普通話,加強訓練學生普通話拼音的能力;
4.5 小一第一學期不設英文科默書,而默書內容會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適應默寫的模式。
4.6 利用「個人成長課」訓練學生的專注力、持久力、自尊、自信、社交溝通、抗逆力、情緒管理及學習態度等

 

  1. 評估安排:

5.1 全年設1次總結性評估(考試),此考試會在學年終(6月)進行;
5.2 於第一次考試前派發模擬試卷,讓家長及學生了解考核形式;
5.3 於每個主題教學結束後派發進展性評估表,讓家長及早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。

 

  1. 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學生
  1. 6.1 安排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參與小一基礎輔導課,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;
    6.2 設新移民英文課程,提升新來港學童的英語能力;
    6.3 設課後功課輔導,讓小一至小三學生能於校內完成功課;
    6.4 設一位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及兩位駐校社工,提供適當的支援;
    6.5 設一位言語治療師,為言語方面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協助。

 

  1. 加強閱讀培訓,以「書香滿校園」計劃提升閱讀的風氣,並安排早讀課、誦讀弟子規及哥哥姐姐伴讀計劃;

 

  1. 協助小一學生適應的活動:

8.1 利用「扶幼計劃」,讓高年級的學生照顧低年級的學生,讓他們能盡快適應小一生活;

8.2 利用「大哥哥大姊姊計劃」,安排高年級學生教導低年級學生學習;

8.3 設「彩虹計劃」、「好學生獎勵計劃」、「交齊功課獎勵計劃」,以鼓勵學生正面的行為。